proxychains4 在 macOS 上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小记
安装了 proxychains-ng 来强制特定程序走代理,发现在 macOS 上有时可以正常工作有时不行 经查询是 macOS SIP 的问题 因为 proxychains4 的工作原理是替换子程序的动态链接库来强制走代理,而 macOS SIP 为了安全考虑会阻止所有内置 executable 被替换动态链接库,以至 proxychains4 对所有内置 executable 无法正常工作,比如 /usr/bin/ 下的所有 解决方法,使用 Homebrew 安装的版本就好,通过 Homebrew 安装的程序就没有 SIP 保护 (实在只能用内置就只好关闭 SIP 了 如果 /usr/bin 和 /opt/homebrew/bin 下都有某个程序,可通过调整 PATH 里 /opt/homebrew/bin 的位置来调整优先级 特例,通过 Homebrew 安装的 curl 在 /opt/homebrew/opt/curl/bin 1export PATH=/opt/homebrew/bin:/usr/bin:$PATH
又幻想了
差点以为可以小赚一周的生活费 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连 switch case 里的 return 都看不见的地步
科技爱好周刊 354 期阅读笔记
科技爱好周刊 354 期 天才,我居然都没想到过 相比于自己配代理直接拉,没法自动检查更新,还得加个 schedule 来自动拉取 latest 对于大陆服务器上最初部署需要拉一大堆镜像的场景,很适合 这些描述,越来越接近现实 能被 AI 轻松替代的技能已经完全不值得投入时间了 有很多可以思考的
惊觉自己变成老油条
以前上班的态度都是:有什么问题,I can handle everything 现在:不是我做的,这个找谁谁,None of my business 这个应该算是成熟了,还是算老油条,不是很确定 还是搞自己的事情有意思呀,虽然也好久都没更新,每天的收入渐渐连一杯咖啡都买不上了 写博客不该是为了吐槽的,但是有时候真的就感觉,是被生活给骟了吧,做什么都没有劲 前几天看到朋友讨论,买了移动相机之类的,拍摄记录生活,很好奇他们的这股劲是哪里来的,他们也感叹我竟变得如此颓丧,竟没有些爱好,我也感叹 其实以前的我又喜欢过什么呢,真的有过任何爱好吗 乒乓球,已经多少年没再碰过了 跑步,健身,这些应该谈不上喜欢,更多只是为了保持运动和身材,结果搞得身体不舒服也搁置了 搞编程搞网安,搞到现在除了能混口饭吃也没什么用,没有产出,得不到正向反馈就慢慢失去热情,能算爱好吗 打游戏,早已电子阳痿,Steam 库全是买了没打开过的游戏 阅读,很久没像样地花时间读过一本书了,看几本故作高深的想装知识分子,终究还是露出本性 到底喜欢啥呀,好像啥都不喜欢,单方面坚定为玉玉了
博客在手机端的应用模式适配
以下场景仅在 iOS 端完成测试 电脑上打开博客当然很友好啦 但是在手机端打开,保存书签到桌面,就有很神奇的体验了 其他书签比如 Grafana, UptimeKuma 之类的,打开都是全屏模式,体验非常丝滑 唯独自己博客的书签,点击后会跳转去 Safari 打开,令人疑惑 简单搜索了一下还是找到了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Safari docs 原来可以通过 meta tag 来调整,还好使用的 hugo 主题简单,可以使用 layouts/partials/extend_head.html 覆盖默认来自定义一些 html head ( 居然有一天会查阅 Safari 的文档
WWDC
果子这新的玻璃效果真是一言难尽啊,控制中心虚化搞得看都看不清了 iPadOS 向 macOS 靠拢确实还不错 希望 Intelligence 早点上吧
科技爱好周刊 351 期阅读笔记
科技爱好周刊 351 期 惭愧,今天也让 AI 生产了平庸之作 甚至还能模仿我的风格
使用 GitHub Copilot 提升代码编写效率
本文由 AI 生成 GitHub Copilot 推出了编程助手功能,可以直接在 GitHub Issues 中 assign 给 @copilot,它会自动分析问题并创建 PR 来解决。 注意:使用 GitHub Copilot 编程助手功能需要 Copilot Pro+ 订阅。 主要功能 GitHub Copilot 编程助手能够: 自动分析 GitHub Issues 中描述的问题 理解代码库的结构和上下文 生成完整的代码解决方案 自动创建 Pull Request 并提交修改 使用方法 创建或找到一个 Issue Assign 给 @copilot 等待 Copilot 分析和处理 检查自动创建的 PR 总结 通过 Issue assign 功能,GitHub Copilot 实现了从问题描述到代码实现的自动化流程,提升开发效率。
科技爱好周刊 350 期阅读笔记
科技爱好周刊 350 期 还真有点道理的,我也该研究下怎么可以搞用户订阅,每次有文章更新就发邮件,这样对于想看我博客的人也方便 如果有愿意付费只看精品的,就可以只发包含某些 tag 的文章 Exactly,对 AI 的使用还是很保守,毕竟幻觉问题还是难以解决,而且我也不太想放弃自己的脑子 还记得大学时候在社团里,给学弟学妹们写寄语,我写到虽然不要重复去发明轮子,但照着轮子去做自己的 demo,发明一下三角形四边形也都很重要。可能是文字表达能力不太好,写得很抽象,但其实想要表达的便是这里的意思,如果花心思去做出和现在很多轮子一模一样的东西,确实太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但只是做做 demo,从过程中去感受轮子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也或许能从中迸发一些新的灵感
睡后收入好重要
要把博客当成朋友圈还真是有一点门槛呢,每一篇都需要想一个标题才行 很早就想过了,要做出点什么东西来,让自己有些被动收入,哪怕不高,但睡着也能赚钱总是令人感到喜悦 感谢自己最近的努力吧,总算还是有一点小成果,可以每天请自己喝杯瑞幸了 鉴于作品比较特殊,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不多作分享,只分享这种每天都有微小收入的喜悦